《人(rén)民日報》(2025年03月16日 第01版)
外貿是(shì)開放型經濟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組成部分,也(yě)是(shì)暢通國(guó)内國(guó)際雙循環的(de)關鍵樞紐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(chū):“擴大(dà)高水平對外開放,穩外貿、穩外資”“積極發展服務貿易、綠色貿易、數字貿易”。今年的(de)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(chū),“加大(dà)穩外貿政策力度,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。”如何繼續擴大(dà)高水平對外開放,促進外貿穩量提質?
培育外貿新動能。“2025年,我們将發揮海關國(guó)内國(guó)際雙循環交彙樞紐作用,積極主動作爲(wéi / wèi),提升政策供給的(de)精準性、有效性,推動各方面積極因素、有利條件更好轉化爲(wéi / wèi)外貿高質量發展效能。”海關總署署長孫梅君介紹。
商務部相關負責人(rén)介紹,将會同有關部門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方,密切跟蹤外貿運行情況,研判形勢發展變化,抓好外貿領域政策落地(dì / de)落實,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,爲(wéi / wèi)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支撐。
推進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發力。外貿實現質升量穩,離不(bù)開政策的(de)強勁推力。2025年,全國(guó)海關将全力落實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幹措施,加大(dà)海關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、促進企業通關便利16條措施的(de)實施力度,拉長“經認證的(de)經營者”(AEO)企業享惠措施清單,出(chū)台實施海關促外貿穩增長特别措施,幫助企業擴大(dà)出(chū)口、穩住市場份額。
持續打造一(yī / yì /yí)流口岸營商環境。開展2025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,推進國(guó)際貿易“單一(yī / yì /yí)窗口”服務模式創新,實施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若幹措施。支持公鐵聯運等物流項目建設,助推中歐班列、西部陸海新通道(dào)高質量發展。同時(shí),落實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部署,完善信用管理制度,優化海關資質管理模式和(hé / huò)行政處罰裁量基準,擴大(dà)“初次違規免罰”事項清單。
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。落實各項稅收優惠和(hé / huò)減免稅措施,優化完善“口岸+目的(de)地(dì / de)”聯合監管、“白名單+風險監測”、第三方采信等檢驗模式,深化加工貿易改革,推進保稅維修、保稅再制造發展,支持高新技術産業、鏈主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發展。